洞见 > 新零售的出现让实体商业做得更扎实

新零售的出现让实体商业做得更扎实

2018-01-10

如今,11月11日已经成为电商的狂欢日。今年天猫双十一单日销售金额达到了1682亿又创新高,同时,根据第三方大数据平台星图数据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当日全网电商销售额最终锁定2539.7亿元,较2016年“双十一”的1708.7亿元大幅增长48.63%。然而,这并不是终点,紧接着双十二、圣诞节、元旦,电商的狂欢还将继续。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也将触角伸到了线下,天猫和京东都在布局线下体验店,“新零售”的概念扑面而来。

在电商巨大的冲击下,实体商业如何通过自己的“攻守道”,突破红海竞争形成消费凝聚力,是摆在所有商业运营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实体商业除了通过体验式业态吸引客流之外,还能打造哪些必杀技?互联网+背景下,实体商业如何借势实现消费黏性?商业地产是应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这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所在!12月26日下午,由中国网地产举办的红人汇下午茶,就《电商狂欢下 实体商业的攻守道!》这一话题进行研讨。

专注于商业地产服务领域的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副总监孙彬分享了她的思考,她认为电商的出现让商业地产变成了有竞争的市场,传统的商业地产开始做新的尝试。

电商的冲击让实体商业改变了温水煮青蛙的状态

谈到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孙彬认为,电商的出现对商业地产这个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让大家改变了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进入到一个竞争和创新更加活跃的市场。

“电商冲击实体商业的话题始于2013年,那个时候做实体商业的人是很慌的,开始尝试做APP、做线上商城。这种尝试非常焦虑,因为之前实体商业这个行业太舒服了,异业入侵的电商改变了这一态势,打破了温水煮青蛙的局面。这一阶段的尝试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很有价值,这是行业内省的开始。”孙彬说道。

事实上,也正是这种焦虑和内省,让大家开始沉下心来回到零售的本质看商业模式。零售是一个非常细的事,之前做百货的时候,大家关注商品,因为有自己的钱在里面参与周转。开始做购物中心以后,变成了包租婆性质的模式,场子旺就行。所以想着做活动把人拉进来,拉来的流量有没有转化成消费,反而不那么关注了。但商业的核心其实在后半段,你得关注是否转化成了消费、转化到了哪个品牌、这个品牌对其他品牌有没有带动。为什么没有?是品牌选款的问题,还是品牌本身不适合这个场子,或者是商场引导措施的问题。想通了后半段,你才知道下一步场子应该怎么调。

新零售的出现让实体商业做得更扎实

对于新零售的出现,孙彬坦言,到2016年、2017年再有新概念比如新零售、无人零售出现的时候,你会发现实体商业人不像之前那么焦虑了,也不盲目尝试了。而是在看这种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如何为我所用。

“比如无人零售出现的时候,大家考虑的是成本结构。实体商业是个人工成本非常高的行业,客服有那么多人,工程部有那么多人。这里面有没有哪些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比如AI去解决的。如果这块的成本可以降低,那在我的mall里哪些东西是最核心的,是不能被技术取代的,这是我的mall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要着力去把握的东西。”孙彬说道。

此外,对于目前盛行的实体商业寒冬论,孙彬认为,“我觉得大家不用太焦虑,三四线城市的增量市场其实还是有空间的。对于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北京这样的城市,核心商圈的资源的确是稀缺的,但是存量市场不是平稳不变的市场,而是需要不断升级改造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的市场,这里面的机会会更多。”

而所谓新零售,只是概念和定义方式的变化,零售的本质不会变。最简单的例子是苹果,我们买iPhone常常不是在苹果的实体店买,可能是通过苹果官网买,可能在京东买,或者在美国和香港买。但苹果要开实体店么?一定要开。  对于品牌来说,渠道只是方式,成交才是目的。而零售进化到今天,“买”本身不是消费商品而是消费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