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珊:商业设计方案优化时,不能“征服”建筑师就不是好顾问?
商业地产顾问是“城市新生活的提案人”,用创造性工作为人们规划一个又一个新生活场所。购物中心虽是一个消费功能服务体,但运营者所管理的,终极是每个人的感受,需要在店铺、空间、服务、硬件细节等方面形成敏锐的感受力。有业内认为,店铺、服务还都是商业人的专长,但空间、硬件好貌似进入了建筑师的范畴,不易融通。入行之初我也曾有这样的误解,但当我体悟到优秀购物中心就是“消费者与品牌、空间的最优匹配”这一实质时,便笃定了“商业空间感受力”力也是顾问必备的重要能力,也逐步形成了自己体验空间的一些方法。以下的内容是基于与RET同学在此方面交流的整理,分享出来也希望能为更多朋友带来一点助益。
首先,我们不能是一个固执的专业人,不能认为掌握了业态与品牌的硬件需求、扶梯相关店铺的互动关系、广场的规划尺度等规则,就具备了理解与品评规划与建筑方案的能力,优秀的专业人还需要在更高梯度、更广视角上去思考与累积。
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方案讨论时,若停留在“术”的层面,很难从总体和统领的角度实现与建筑师、客户的高效对话。价值观、理念、信念、审美鉴赏力,这些有关价值原点的思考,都是看起来务虚、难以一时抓住但又必须澄清的。因为这些才是决定取舍的最关键要素,也几乎是一切分歧的源头。尤其是与建筑师对话和探讨方案时,往往也只有形成理念共识的起点,才能抵达方案共鸣的终点。
功能重要,也要看到功能之外的重要因素
设计是审美的秩序化呈现,无序也是秩序的一种。审美的定义是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其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建筑师与设计师正是将这种蕴含在内心当中的美好进行了外显化,办法就是将概念化的需求抽象成尺度。要与设计师在三维空间的构建方面达成共识,就要通过更底层的逻辑,以追根溯源的方式找到设计师生发方案的原点。
比如,大多数人说犹太人很会赚钱,而高一个层级的说法是:犹太人善于发现和总结赚钱的规律。建筑的秩序化,就体现在经济利益的需求、文化的表达诉求,以及希望促成情感寄托等方面。比如人对殿堂产生的敬畏,不同地区对于左、右为“尊位”的理解等,都是人在经验积累后会形成的文化惯性。
通常认为建筑是功能的承载,但其实很多建筑已经是经济强盛、城市繁荣、文化回归等意志的宣扬和表达,试想下,没有故宫、天安门、鸟巢、央视大楼的北京会怎样?这些建筑意义远不止功能、城市形象,很多人从中能体会到国家、时代、权力等深远意味。所以,当了解了库哈斯在央视大楼的造型用意是代表时代与传媒的生生不息,用夸张尺度重新定义一个无畏的新审美时,很多人就可能会减少单纯的“美与丑”的讨论。在讲述一个项目的设计方案时,知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先生说“人的思想必然高于物质,所以修养思想的艺术空间必须建构于商场顶层”,此时如果像“Omotesando Hills”项目一样降低了一些收益而提升了另外价值,一定就不可接受吗?所以,在一个方案中,需要溯源到真正的目的,与各方进行逐一共识。
从与若干知名建筑师的合作过程中,我感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们的方案都是在构建一个思想空间,这个空间的现实场景通往一个无法博弈的哲学逻辑,与三段论一样,前提不可辩驳,你若认可前提,则结论自然呈现,不存在争议,或你很难具备争议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顾问需要有一些哲学、社会学的研习,以便在建筑优化中实现“从思想到现实”的同步讨论,避免“虚”、“实”之间时空交错的损耗。
方案是思想的呈现,谈方案需先思路合一
空间审美不是每个人都具备,鉴赏与创造完全是不一样的能力所在,因为其内在底层出自抽象的个性体悟,所以除非已经有了普世认可的审美能力,否则不应用自己的审美去评价别人的创意,非建筑师的专业人士,这时就要从构建原则的方法去做沟通。如果没有引导大家从“它是从何而来”的视角开始思考,那么所有的品评就只可视为一种“发泄”,没有任何价值。将脑海中的创意想法,用点、线、面的形式呈现出来是建筑师的能力,而基于消费者、零售品牌视角去品评方案是商业咨询师的职责,代表投资商的咨询师要尊重开发商、建筑师的诉求,兼顾项目之于城市、社区的责任,引导实现最优解。
所谓的好设计,就是充分实现项目的目的。建筑师就是基于项目定位基础上进行创作,以富有吸引力的建筑与空间承载开发和运营计划。从商业地产价值链来说,一个商业项目的选地决策、定位确立和建筑设计,是前期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对于后两个环节的价值发掘,商业咨询师都担有重要责任。
所以,检验一个商业咨询师对建筑的评价能力,就是审视其是否能够分层去做问题分析和对话,而不是在讨论中出现大量类如此的点状表达:以......的角度上看,这个......是很好,从......例子对比,这个方案......还不够。
提升对空间的感受力,在每天的用心行走中
问自己“我的感受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样做,利于达成......的目的么?”。这是商业咨询师日常逛街与考察项目时思考的必要问题。
我们用两个日本的示例说明:
示例一
这是日本浅草寺一带的沿街商铺,地下与二层的店铺在日常经营角度方面考虑,需要用交通解决如何更可达的问题。
一秒切换作楼上和楼下的租户,问自己“我的感受是......,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答:“感觉这样很顺畅和通透,因为楼上店铺可见,楼上楼下自然衔接。”;
问:“这样做,利于达成......的目的么?”
答:“通过交通、店铺立面和店招的处理,有效解决了店铺的可视性与可达性。”
示例二
这个示例中,窗外狭小的空间种了几根竹子,在里面用餐的消费者,会从内向外看到生机勃勃的景致。解构下来,是用通透的玻璃将修竹的景致借入室内,透过温韵的灯光营造出柔和、安静的氛围。这样的设计有效地延伸了室内空间,将自然融入到屋内。国土面积较小的日本土地极其稀缺,这也形成了他们对狭小地块和空间处理的擅长,使诸多传统的日本建筑在室内外、地上地下的界限都接近“无差别”,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融为一体。
我一直鼓励同学们将日常的思考发现,进行即时的记录,有的同学也形成了随时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习惯,我也觉得这也是一个很赞的做法。以下是我点赞的几条:
创造精彩的街贩:街贩对于行人的流动其实有正面影响,街贩不仅形同行人与车流之间的缓冲,也提供人们视觉和听觉的参考点,这有助于提升行人的安全感,在叫卖与谈笑之间,街贩创造了某种形态的街头剧场,既能舒缓行人的压力,也使他们成为愉快的观察家。
空间处理的遮挡与通透:商场的中庭是为了通透,但更是为了创造氛围,谁会喜欢到只是通透而没氛围的商场呢?所以,过大的中庭一定要有“障眼物”,以此分离构建出空间的前后与高低层次,形成氛围。有遮挡才有更好的显现,就像服装的基础功能是敝体,但其更会因为遮蔽而制造所谓的性感。商场内的光线当然不能昏暗,但过于直白的亮光也会破坏内部氛围。这阳光顶下的垂帘,为商场调节出了另一种淡淡的明暗光影气氛,使人在游逛时,有穿行树丛的自然感。
商业街的小庭院:在商业街区一侧,纵深向内连通规划出一个小围合院落,不仅丰富了商街空间层次,亦可以引入主题业态来丰满商街功能。
景观不只是用来看:景观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可观赏是其基础属性,以模糊边界与人接触的景观更具有亲和力,而以功能融入与人实现互动的景观则更具魅力。
用氛围推动销售转化:一个人的目标愈不清楚,商店就愈容易巧妙地把他变成准顾客。橱窗亮着,食物的气味飘散着,音乐播放着,油油亮亮的培根,传单四处展示。我们可以说,由于充满各种令人无法抗拒的欲望,对所有能偶尔享受这些乐事的人而言,这里的公共领域都是妙不可言的散步区。
拱廊式购物中心的层高:拱廊式购物中心二层以上的通道护栏高度,对人的游逛体验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高度超过1.2米,会与店铺墙体形成一个“围合”的空间感觉,人所感知的空间就是连廊的空间尺度;而如果高度低于1.2米,则感觉连廊与以外的空间是没有边界的,在心理感知上会有更高的开阔度与舒适度。
色彩表达购物中心定位:购物中心的建筑外形、色彩运用及营业空间的风格营造,都应以项目的定位作为基础出发点,使建筑及装饰风格符合目标顾客群的审美偏好,并能够强调与表达定位风格特色,比如时尚化的购物中心可以新鲜活跃,高档购物中心要表现沉稳庄重的特征等,如此才更易得到顾客的欣赏认同。
空间营造的玄妙感:虔诚信徒在荒原里行走,在极度疲乏下望见了远处的佛塔,这种灵光一现,既像是对笃信的奖赏,也因为莫名而让人感觉玄妙。在建筑空间中,笔直往往无趣,曲线和远端店铺的店招可以引导发现的欲望。
仪式感与抒发:仪式感的重复引入深思,繁复的纹理让人追溯。我们对建筑的争论,一旦从建筑能够“说话”的角度来看,其核心问题便是我们希望奉行什么样的生活价值,而不只是单纯对于事物外观的要求。所以,在空间中运用了扩大、缩小、重复都是在希望借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