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长期被忽视的Mini社区商业,正在迎来新机遇?
全球性知名杂志《Monocle》在首次颁发年度设计大奖中,将“最佳零售概念”奖给与了曼谷小微型社区商业POWWOWWOW。《Monocle》杂志认为,POWWOWWOW不仅是一个商业空间,更是一个促进社区成员交流与互动的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环境和有意义的活动,POWWOWWOW成功地将当地居民与访客聚集在一起,共同体验一种更加贴近生活本质的零售模式。这种注重可持续性和社区参与的零售概念,为未来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
POWWOWWOW占地面积仅为550平方米,巧妙地利用住宅区的一小片绿地,整合了餐饮、咖啡、零售、市集和共享厨房五大功能,形成了一处生态与商业融合的宁静空间。POWWOWWOW的设计理念是在最小的空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打造一处业主共享的空间,营造出一种日常放松心情的精致生活方式。这里已成为周边社区交流的重要场所,居民品质生活方式的中心。这与彰显奢华的私享会所完全不同,体现了人们对本真需求反思后的理性诉求。
POWWOWWOW采用半开放式的建筑设计,允许顾客在室内和室外之间自由穿梭,增加了空间的灵活性和舒适度 ©网络
POWWOWWOW的成功案例表明,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精细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能创造出富有意义的社交场所,从而提升整个社区的生活品质。当商业竞争焦点从广泛覆盖的规模化转向面向细分市场的精准定位时,更贴近目标客群、更契合需求的小微型社区商业正在崭露头角,也将是中国商业进化新阶段中一个有待开发的新市场。
消费期待和商户进化,驱动Mini社商成为理想生活客厅
我们在国内常常见到的情景——老年人在社区小商业街上喝茶打牌、母亲们带着孩子闲逛、夫妻悠闲散步、年轻人嬉戏聊天,这种烟火气十足的场景并不是在住宅区的中央景观带出现,而是集中在紧邻社区的小型商业步行街上。这表明了家庭就近社交是一种刚需,不仅说明了社区商业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交互动和社区归属感的深层需求。
购物中心满足的是广域范围的购物需求,而微型社区商业则在提供家庭就近社交便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类似于“自家理想客厅”的功能,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拥有“硅巷”模式的布鲁克林科技三角区的户外空间设计以服务社区为核心,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公共设施和活动,鼓励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网络
纽约市通过“硅巷”概念吸引科技人才回归主城区,正是利用了“后街小巷”上的生活氛围。通过利用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微空间,打破居住、工作与休闲之间的界限,营造出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活生态圈。这对于新一代以个性化消费和情绪体验为主的高知消费者尤为重要,他们需要在第“三空间”中与社会和亲友分享愉悦时光。
从品牌和商业层面来看,更加年轻的店铺主、创业者和主理人正在成为中小商户的主力军。不同于前一代人的相对保守,新一代社区店铺主更注重将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和审美融入到产品、空间、场景和活动中,与目标消费者进行生活方式的互动。近年来兴起的社区烘焙、小众咖啡、设计师买手店和创意料理等业态,正是在这种贴近社区的环境中蓬勃发展起来的。例如,Manner咖啡的第一家门店仅有2平方米,位于上海静安区南阳路,凭借独特的小空间和15-20元的低价位咖啡产品迅速走红。因为售卖的是情绪价值及个性表达,年轻一代店主和主理人店需要在最贴近客户地方形成邻里情感,或是在激发情绪的浓郁环境中,因此社区商业和精致街道成为了他们品牌孵化或升级的首选。
BONUS TRACK坐落在下北泽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区,它不仅是一个购物场所,更是文化和艺术的交流平台。项目内设有艺术画廊、创意工作室等,使得顾客在购物的同时还能接触到丰富的文化内容 ©网络
东京下北泽的BONUS TRACK即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规模近1000平方米的项目包含了13家店铺,以本地商家服务于本地居民为原则,选取在地的主理人入驻,涵盖了餐吧、咖啡馆、书店和买手店等业态。各商家合力组织与社区间的高频互动活动,为周围人群提供了慢节奏的轻松生活氛围,使其成为社区居民最喜欢聚集的地方。这种由项目主导的“品味生活感”反过来又促进了附近住宅区的吸引力,使之成为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居住区域。
迷你社区商业是“去商圈化、去流量化”趋势下的必然
在信息呈指数级增长且供给端快速细分的背景下,消费去中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居民的家庭及家族结构日趋简单化,社交圈变得更加小众,时间也被切割得愈发碎片化。人们开始主动规避随机消费,并倾向于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这些变化共同促成了去商圈化的现象。在过去,生活方式以物资占有和高周转为核心,但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向稳定,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转变,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体验。因此,最近距离的日常消费与服务将成为客户的首选。
这样的趋势背景给传统大型购物中心带来了新挑战。这些商业体的流量分发逻辑主要依赖于其体量、主力店以及各类活动,以此吸引公域流量并将其分发给内部的中小商户。这种模式虽然为品牌带来了较高的公域流量,但也导致了较高的租金和运营成本,最终也会反映在较高的消费价格上。因此,集中商业更适用于那些已经成熟且能够快速扩张的品牌,这些品牌通常已经具备较强的实力或获得了资本的支持。
The Commons Saladaeng被设计成一个“家外之家”,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设施,更是一个能够让人们感到舒适和自在的地方。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相聚还是个人独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落 ©网络
相比之下,以生活方式提案和主理人店为标签的迷你社区商业,则遵循一种更为精准的流量获取逻辑。这些小店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和个性化体验来吸引客户,转化和服务效率更高。迷你社区商业不断地将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聚焦于建立亲密友邻式的私域客户运营体系,深入了解客户的喜好和审美,提供贴心且及时的服务。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或更优质的服务。
城市发展和地产周期新阶段,为迷你社区商业产生新推动
城市的商业消费可以根据多种维度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方法之一是根据消费的距离和频率来区分。具体来说,可分为适合远程或面对面、近距离接触的消费,或依据消费的频繁程度划分为日常高频消费以及偶尔为之的低频消费。从地理布局视角看,商业活动的发展趋势是从城市的交通枢纽逐渐延伸至居民生活区。这反映出商业趋势从追求大规模效应向更加注重精准且小型化的方向转变;在消费频次上,也正经历从低频次、较为松散的关联消费向高频次、具有高度黏性的本地生活转变的过程。
住宅项目通常会有5%~10%的商业规划配比,之前这些商业往往是沿街简单排布,虽然赋予了商业一定的昭示性和产权销售价值,但由于这些物业硬件和运营模式无法对品质商户形成吸引力,导致入驻的往往是品质较低的个体店和加盟店,只能成为基础配套,未能实质性提升住宅的品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在城市更新领域,国内首批项目大多是老街焕新或旧厂改造,这些项目初期改造投入高、运营及维护成本高,商家聚集效应低,吸引力不足,过度依赖持续的投入来引流。尽管在开业初期能够带来高声量,但因为这些项目对资金持续投入的要求很高,回报周期较长,令投资者难以实现合理回报。
Velaa商业中心内部集合了26家店铺,包括餐厅、酒吧、诊所、美容店以及一家“别墅超市”,这样的业态组合不仅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也为商业中心带来了活力 ©网络
对于初涉商业的平台公司来说,面对大规模且复杂的项目,成功的可控性难以保障,因此选择操作难度较小、资金要求较低且见效快的迷你社区商业,是一个小成本试水的优选。通过精细的规划与运营,小型社区商业不仅能更有效地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提升社区整体生活品质,还可以实现稳定合理的经济回报。
迷你社区商业将担当怎样的角色
迷你社商业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集合,其核心能量更在于情感连系与关系的建立,一个成功迷你社商,核心承担的三个重要功能如下:
居民美好生活的提案官
运营商以“大主理人”思维,甄选具备良好审美和进阶生活理念的商户,是迷你社商开发运营中的首要关键步骤。要连同入驻的店铺商家,以“美好生活提案官”的角色,共同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剧场。这不仅仅意味着选择那些具有良好审美观和领先生活理念的商户入驻,更重要的是需营造一种独特的社区氛围。
The Commons团队希望其可以区别于传统商场,不只有健康化和多元化的生活选择,更是能通过营造出如同自家般温暖的氛围,将人们希冀的生活品味以更高层次的社区意识形态来展现 ©网络
作为“美好生活提案官”角色的运营商,不再仅是商家的整合者,更是生活的引领者,为社区居民提供着丰富多彩的新生活提案。漫步在社区商街,会看到那些温馨的咖啡馆,仿佛是专为繁忙都市人打造的心灵避风港;而在街区的转角处,生鲜超市则像是为家庭女主人量身定制的生活宝库。无论是满足日常需求,还是追求精神享受,让生活不再是单调的重复,而是一场充满惊喜和美好的探索。
充满记忆的情感发生地
迷你社商运营理念应围绕着 “以人为本、情感共鸣、社区共建” 展开。创造一个充满温情与情感连接的空间,为居民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与乐趣。
以人为本是将居民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理解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消费偏好及情感诉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商品,让每位顾客在购物过程中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
泰国曼谷的Dadfa提供了一系列健康生活的选择,包括有机餐厅、健身房、户外瑜伽等设施,倡导一种有机、健康的生活方式 ©网络
情感共鸣是迷你社商成功的关键。通过创造独特的氛围和体验,如在商业空间内布置公共艺术作品、举办文化活动或打造主题街区等方式,形成与居民的情感共鸣。
社区共建的理念则强调居民与商家间的合作与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商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之中,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亲切宜人的社区公共客厅
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内容与活动,如互动式厨房、儿童设施及健康服务等,可以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商业空间转变为社区生活的中心,成为充满活力与情感交流的公共客厅。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还促进了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从而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推动了和谐与包容。
Cornerstone位于澳大利亚图根的昆士兰州黄金海岸风景如画的海岸线上,当地人在这里聚集,建立友谊,分享故事 ©网络
每个社区都拥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通过提炼本地文化元素,迷你社区商业可以展现这些特色,将其融入项目设计中,从而使商业空间成为展示社区文化的重要平台,有效提升居民的文化归属感。这种文化共鸣有助于建立更紧密的社会联系,使社区商业不仅是一个消费的场所,更成为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交流空间。
结语
正如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所言:“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桃源。”细微之处往往蕴含着无限的深意与美好,人们常常在这些触手可及的小事物中寄托自己的思绪与向往。迷你社区商业正是这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美好消费革命的载体,它们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日常生活的每一刻都增加了意义与温度。运营者通过微小而具体的实践,不仅是在重新定义消费,更是在重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