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鹏:塑造“简单、向上”的组织,要遵照哪些原则
一个人,不论是什么职业、做什么事情,都是在选择自认为有价值的方式度过生命。所以,每个组织都是一群人共创生命价值的场域,是一个可以主动进行主旨文化营造的“小社会”,带头人有责任让这个场域具备让人完成所愿的力量。对于睿意德,我看来其场域力量的内涵就是“简单向上的氛围”,这也是我们创办这家公司之初的期待和不懈精进的方向。知易行难,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不少弯路,好在管理团队算是善于反思,加上及时复盘,保障了组织的纠偏迭代。以下,向大家分享组织演进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不论社会还是企业,都是功利组织,保障和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家养鸡场,老板知道自己养鸡会发出臭味,所以在建厂的时候就把地点选在了偏远的郊区。这家养鸡场经营了很多年,城市在这期间不断扩张,终于有一天旁边建起了居民区。居民入住后发现,养鸡场方向一旦有风吹过就会飘来阵阵恶臭,就到法院告养鸡场,说它污染了环境。如果你是法官会怎么判案?
居民认为养鸡场伤害了他们,但是法官说:人家可没有伤害你,人家特意把厂设的远远的,是你们自己靠近人家。但是法官又说,城市的发展在所难免,这是应该鼓励的,不应该因为一家养鸡场而限制了整座城市的发展,所以居民可以要求养鸡场搬走,但是居民剥夺了养鸡场本应该拥有的权利,所以应该承担养鸡场搬迁的费用。这样的判决是不是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呢?
法官的决策背后,是应用了科斯定理。用大白话解释这个定理:对于资源,谁用得最好就归谁。就以上的案例来说,可视为养鸡场和居民争夺新鲜空气的使用权,显然这个使用权交给居民价值更高,所以法官做出了养鸡场搬迁的判决。
假如法官判决养鸡场胜诉,短期看是“公平”,但会带来什么结果?一座城市的郊区会早早地设立很多工厂,限制到城市的发展,这显然是对整个社会不利的,对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并不公平。
不论是社会治理还是企业治理,底层都遵循科斯定理。华为任正非先生常强调,企业是一个功利组织,功利组织的特点是讲效率,而不是“讲公平”。
公平都是相对的,短期小范围的公平,从长期看就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公平,短期小范围的不公平,会创造长期大范围的公平。企业中很多的事情也是如此。比如某项政策虽然对局部不公平,但远期会为更多员工带来公平,那么管理者就会推动这个决策。
组织中永远存在局部公平和整体公平的矛盾,是管理者创造了这个不公平,他们也需要解决这个矛盾。所以,成熟的管理者会积极看待矛盾、创造矛盾、引导矛盾,而不是消灭矛盾、害怕面对矛盾。认为有矛盾就是工作没做到位的管理者,是认知不足的表现。
组织中人的关系,本质是由架构决定的
人很少会因为别人说的话而改变,但会因为适应环境而变。组织环境是由人和事构成,组织的架构决定了这个环境的特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人的改变与成长速度。如果在架构上鼓励内部竞争,人和人的关系就不会协同和信任。比如经纪人业务,若以个体为单位PK,就必然激发相互的对抗和博弈,组织内部就容易滋生“恶”。
人和人的关系,是受到接触的紧密度影响的,如果组织鼓励协作,不断创造一起打仗的机会,内部就会有情谊,气氛也就自然会好。以链家为代表的经纪公司,将业务拆分为多边来促成大规模协作,可能会牺牲效率,但务实保障了组织的好氛围。
虽然不同行业对人的要求不同,但促动人改变、成长的目的是一样的,因此也都要提供“做有挑战的事”的机会,增加“人与人之间交互摩擦”的契机。
理念和制度在组织的落地效率,本质也是由架构决定的。如果是官僚制架构,理念的真正贯彻除了制造“迷信”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是民主制度,就需要有架构保障层层的体感——将理念转化成机制,在架构关系中透过摩擦完成传导。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有一句话,我深以为然:个人的明智来自他记忆的连续性,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所以,公司文化就是团队持续的集体记忆和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理论结晶,对一个组织而言,如何最大化消除信息隔阂永远是首要工作。
组织的根基在于“立法”,组织建设的核心是“执法”
一个组织可持续的核心在于“法治”。那么首先要进行“立法”,其次要做好“执法”。立法的基点可以有不同的考虑,不可能完美,是一个平衡。比如,若导向公平,就可能损害发展,若导向发展也可能损害公平。导向公平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大部分的组织都选择导向发展,否则在很穷的情况下天天谈公平也难赢得人心。
立法完成后,大家依法行事,也不应该再谈“法”的合不合理了,这样才能实现法的效率目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法”,针对某个个体可能是极不合理的,这也是为什么“法”很难以个体标准做衡量,为什么执法者要做到“程序正义”。
执法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强化“组织感”的过程,也是生发文化的过程。所以,普法、执法就是最有力的组织建设和归属感建立的行为,执法的公开、透明,就是在让正确的事情发挥正确的作用。
相比而言,“立法”是一个短暂的阶段,“执法”是持续的过程,而“法”又是组织存在的无形地基,因此如何执法,如何透过执法强调组织的意志,如何让执法为组织建设发挥更大能量,是管理者要深入构思和认真设计的。比如一个国家立了法,让首脑一个人宣判和执行,也会遭到怀疑,而如果有分立的法院、公安、检查院,就会让法的落地有公信力;比如遇到人命关天但又在法理上难以清晰断定的案件,以民众公投程序来做最后定夺也可能会更好的体现公正。
组织的严肃性,是靠做事情做出来的,“说”和“罚”都不会有效果
组织的严肃性,是透过最关键的组织事项来体现的:奖谁罚谁,谁上谁下。这句话说着简单,做起来很难,需具备几个条件:
1、有相对清晰的规则标准,且这个标准要有群体的充分理解和共识,没有被群体认同的标准本身就不具备真正落地的条件。
2、规则标准要易传播,易理解。无法清晰描述和传达的规则,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个“命令”,是少数人的独裁结果,并没有体现组织原则。在重要事项上不从组织原则考量,本质就是在破坏“组织”。
3、标准要在事件中渗入人心,仅凭宣导是没有用的,期待靠宣导实现也是幼稚的,必须靠事件,靠关键事件、大事件、矛盾事件完成。针对重大事件的解决结果,在组织中不但要充分透明传达,还要发起讨论,进行持续发酵,这样更有利于规则在层层思辨中生根。
4、规则标准要接受不断质疑和磨合,谁也不能保证一个规则起始就是完备的,必须要被迭代。规则制定人就是“规则产品经理”,要开放心态接受质疑,耐心对待。
组织的成型,起于理念共识,成于规则共守。当一个组织的规则被不断破坏、形同虚设时,组织也就名存实亡了。所以要像孕育生命一样培育组织的理念和规则,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守护组织的规则效力。
组织的内部效率,必须根植于清晰的绩效评价之上
一个公司的运营有三个核心重点:价值创造、价值衡量、价值分配。“价值创造”是一家公司存在的根本依据,公司如果没有遵循“客户第一”为外部客户创值,这家公司就没有在市场存在的“合法性”,对内部来说,“价值衡量”是最重要的,年底包括述职在内的绩效评价系列工作就是在做价值衡量,这是公司管理最重要的闭环工作。具体对于绩效评定,有几个基本原则特别重要:
必须结果导向
客户为我们付费,是根据我们输出的价值来衡量的,如果客户觉得价值不高,我们说这个成果是加了多少天班做出来的,客户都不会认可,我们也不会做这样幼稚的表达。最终输出给客户的价值,是由组织内部各环节累加与协同产生的,所以每个环节都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不管加了多少班,若没有产出真价值,不但不能记功,还应该追责——耽误了时间,没有承担好岗位责任,浪费了组织成本。
必须做到民主评议及上下一致
任何管理专家都承认,绩效管理寻求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因为绩效管理制度设计本身是失真的。从职责到对应的考评指标,从考评指标到权重设置,从权重项到环评,从环评到主管的评价,每一层都存在失真。这种失真也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只能努力优化,以实现“不让雷锋吃亏”的目的。睿意德尽可能提升考评准确度的方式,就是借助民主力量,让每位同学的协作者、交往者给予评价,之后到委员会校准,再与同学就考评结果进行面谈,达成一致共识。
必须在个人绩效中关联组织绩效结果
公司是一个整体,公司阶段总目标像是战场上“攻山头”,如果山头没攻下,每个人都是败军之将,不足以言勇。但在具体划分责任归属时,统领的将军与士兵的责任一定是逐步递减的。因此,每位带兵的领导者,越高位置越要重点看组织目标完成度,没有组织的“大我”,没有对组织目标忠诚的信念,他就无法带领员工持续打胜仗。同时,因为我们是一个扁平化、强协作、每位同事都对客户有相当影响力的顾问公司,所以又注定了即使初级顾问也须担责更多的组织目标。
必须发挥绩效考评的正激励作用
绩效评价的结果与奖罚是针对过去工作结果的,但绩效评价的核心目的是面向未来的,不是为了打击和跟谁算帐,是为了让未来的组织与个人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提升,这一点组织运营者要非常清楚。绩效评价对应的奖罚严格遵照规则执行,以强调组织的公平性与严肃性,而每位主管、BP对绩效面谈、辅导改善等系列环节是要更着力去落实的,因为这才是绩效评价更核心的目的所在——透过让同学认知自己的不足、清晰自己的目标、改善自己的方法,达到绩效提升的目的。
在公司述职会上,如果我是一个评价者,我会遵循三看的原则去打分:看价值——实际产出的价值量;看问题——他犯过那些错误;看态度——他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站在面向未来发展的视角,没犯过错也不是好事情,犯了错有认真对待的态度和深入反思,可能更会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期待。
组织中的矛盾解决,要先回到群体利益,从角色和责任谈起
市场竞争是理性的,公司目标是理性的,内部每个岗位责职是理性的,构成岗位职责每件事的结果评估也应该是理性的;反过来,对待每件事情不理性,岗位职责不理性,公司目标不理性,一定就会死在理性的市场竞争中。所以,公司生下来就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管理者要构建这种理性氛围,一位凭感性指挥战争的将军,后果是不敢想象的。但也有人说,做人的工作,怎么可能都那么理性?是的,一定要温度,温度是过程,温度是达成目标的方式,不论是倡导以人为本的谷歌还是强调自由的奈飞,从来对于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个理性目标和关键原则,都是非常严苛理性的。
公司管理中“法”与“人”,哪个更重要?一定是人重要,这个人指的是“整体的人”,而不是某个人。正是为了体现人的重要性,才有了法(即规则制度),法是为了保障、激发、成就大多数人;因此,相对于单独的人或者少数的人,一定是法重要,因为法的存在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组织的领导者是公司“整体”人的利益代表者,他很可能对单个人是很无情的。
织组中的人,就像是战斗中的将军、战士,都不是本我自己,而是一个角色。一名将军被敌军骂战,再生气,不该出兵也不能出兵;军师进行排兵布阵,各将军不理解、不赞同,也需要阐明要义达成共识,而不是愤怒拂袖离席。对应到公司的管理者,在讨论事情的时候,要回到价值观、目标、责任上去做沟通,糅杂太多自己的情绪、偏好,就不可能让讨论实质推进。管理者是角色,管场景中的沟通也要都回到角色上来。
培养人的核心是激发,激发的起点就是给予责任,不敢给责任,勤于讲道理和补台的管理者,属战略懒惰,战术勤奋,误人误己。给责任、讲功过,可能会给人造成“冷冰冰”的无情感,但实际上也只有这样才是最根本的赋能——有教练对队员的训练目标不严格的吗?
发挥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沟通能效,表达中有四个大忌讳
打标签
基于对同事的印象,给同事打上某种标签,比如“爱偷懒“、“就是不思考”、“从来不细心”等,这些标签都无益于同事的改善。管理者不能忘记,他的每一次沟通,都是希望让同学从这个起点开始,朝向更优秀做改善,所说的话都应该基于这个改善目标,而打标签可能只会让人反感,与目标背道而驰。
扣帽子
从同学的一个小错误说到比天大,比如发生了一个不细心,就说同学没责任心,出现了一次沟通的疏漏,就说同学不担当。每个人的脑回路是不同的,做好一件事情所需的时间和难度感受也不同。比如,对于一个细致的人,做到不出疏漏是容易的,而对于一个创意型的人,规避细微差错可能要更长时间。差错确实不能有,关键是靠怎样的方法和机制解决,不能够一有问题就按自己的思维逻辑给别人“扣帽子”,这是对人和目标的不尊重。
下判断
如果看到一个钟表走时不准,要找到原因,就需要懂得其内在齿轮机械构造,否则是不可能找到真正原因的;对于一个人的犯错,要找到原因,就要真懂得其内在人格系统构成。钟表还可能开盖检查,但对人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发生的问题,要从事实出发探寻,不能用个人的逻辑去做主观推测并提早下判断,这是无知愚昧的表现,按此也不可能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捂耳朵
捂耳朵是当别人讲话时,接纳倾听的心已经关闭,别人讲话时自己根本就不在听,并已经在心里盘算着找理由解释或反驳意见了。这样的表现的一个人,对方是看得出来的,会感觉不被尊重,将来会尽可能避免与他交流,如果迫不得已要交流,也多会应付了事。而这位捂耳朵的领导者,也就不再能听到真声音,他即使再聪明,没有真实的信息输入,也不可能做出有效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