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青:把握5个关键问题 读懂首店经济的3.0时代
随着各地2022首店成绩单的公布,以及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陆续发布首店政策支持,“首店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迎来3.0时代。首店的落地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少商业体、城市都把流量修复、商业活力提升的重托聚焦在首店之上。近四年全国主要城市首店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上海引入1073家首店,2021年北京、成都首店数量均较上年涨幅超100%。那么,当商业竞争加剧,首店能否成为一剂吸引消费者目光的良药?首店的引入是否等于抢占商业先机?我们整理了首店从研究到落地,需要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
“
首店招商表面是招话题性品牌,那引进首店到底应该以匹配需求为主,还是创造需求为重?
”
首店是品牌,特别是知名的有代表性的品牌,在一个区域内首次开设的门店,或是原有品牌通过跨界、创新,在区域的第一次落地。从这个角度来讲,首店丰富了一个城市的消费,给予城市更多、更优的消费选择。因为消费选择,除了已有的存量消费,就需要消费创新。消费的内容越丰富,越超前,区域消费活力的驱动就越强。
其次,首店增强了消费辐射力。首店具有引发消费者猎奇打卡的吸引力,区域唯一性、网红属性等特点使消费者必然会追随,话题流量上也占据绝对优势。如伦敦先锋设计师买手店Machine-A于2022年在上海开设全球首家分店,其消费辐射力可以跨越区域、城市,甚至国家。
无论是消费的丰富度、消费的引领,还是消费的辐射,其实都来自消费创新。所以说,首店本质上是一种创新,通过创新经营模式、体验方式、空间场景等,创造超出消费预期的商品和服务,激发消费意愿,从而引领消费潮流。可以说“首店经济”不仅仅是满足需求,更多是创造需求。
“
很多首店,也是网红店,当然首店≠网红店,潮流之外,该如何看待首店品牌落地与城市气质之间的契合?
”
跳出具体的品牌,拉长时间来看,近几年的首店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各城市首店都在和城市文化、特色相结合,孕育出独特的消费场景和体验。比如上海打造各具特色的“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成都从引进网红到制造网红,支持本土品牌首店走出去,为成都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缩短“消费时差”;杭州拓展数字消费场景,抓住亚运会举办有利时机,培育更多“出圈”的特色首店。
因此,首店招商,不单纯是招品牌。要从“招商思维”转换到“策展思维”。不是什么品牌火就引进什么,而要以策展人挑选展品的眼光来匹配品牌,要始终牢记每个品牌,都在传递着城市的文化腔调,城市的性格,理想的生活。最终,人们不是冲着某个网红店而来,而是为城市而来,为梦想的生活而来。
“
很多人说,开首店=抢占商业先机,首店是否越多越好,越高端越好?
”
首店对于商业氛围、居民消费、区域就业税收、城市的对外吸引力等等都能带来极大的正面经济效益,无疑开首店,能抢占流量先机、传播先机、商业先机。但要注意几个误区:
其一,首店数量≠首店质量。
首店的数量越多,其作为重要势能塑造手段与内容构成,越能提升商业项目与城市的商业竞争优势,但构不成其消费辐射力的全部内核。因此要警惕把首店数量与首店质量划等号。
中国首店经济已经迎来3.0时代,首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量已经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结合品牌能级、创新力和文化力的多维度发展,城市首店经济争夺战已经向抢占高质量首店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城市需要通过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考察评估,选择区域中独有且契合目标客群需求的品牌,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其二,不能以首店的“高”代替“新”。
首店,其核心含义是“新”,不仅新开设门店,还包括创新的模式、创新的体验。首店不一定是高端店铺,但通常是品牌在某个市场领域的旗舰店或者代表店,它可以引领市场潮流和消费需求,代表着品牌的形象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在市场、品牌、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从这个角度来讲,首店的外延很广泛,高端的、奢侈品的、大型集团品牌首店之外,还有很多小而美的,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品牌首店。
“
对于首店品牌的落地,为什么说不能纯粹依靠政策的扶持?
”
首店的发展需要有土壤,想要它从小草长成大树,就要给到足够的滋养,这就需要来自多方支持。政策支持就是对首店首发经济的一种重要驱动,但不是唯一。
政策之外,还要在落地过程中给予首店一定的包容性,协调各种资源,提供落地的便利性,以降低品牌进入的门槛和成本。首店落地后,还需要适度提供规划和引导,帮助其导流,提高品牌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无论是外部生态环境优化,抑或搭建指导招商运营的平台,还是引入优质开发商及其商业项目等,都是首店经济的重要抓手。
星巴克烘焙工坊落户上海就是很好的例子。落户过程中上海市静安区发改委、规土局、建管委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合讨论解决项目用地性质的问题;区市场监管局邀请国家食药监总局等各领域专家,就开放式生产模式合规性等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现行法律规范和上海发展实际,制定了《上海市焙炒咖啡开放式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国际人才引进方面,区人社局多次协调市局、人才服务中心及外国专家局,开启绿色通道。
日本东京中城等创新项目的建设也是如此。正是多方资源的协调,多方部门的协力,才为项目建成、品牌落地提供了保障。
“
首店的成功落地、奖励发放,意味着首店工作的结束吗?
”
首店的落地,是进入市场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是节点,而不是目标。
首店经济的核心,不是数量的被动统计和成果奖励。当一个首店的关注热度退却后,我们需要更关注其长续的存活和发展。商业逻辑的核心就是持续经营,需要在发展基础上,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实现品牌创新。
因此要持续关注首店落地后的发展,让其在城市里扎根,才能带动更多同类的、同档次的首店品牌进入。
结语
首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品牌落地只是第一步,其长续经营和发展才是重点。因此,我们需要始终以终局思维做首店,更关注首店未来的走向。优化首店标准的制定与核定,为首店落地营造更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品牌共创、文化传承等方式,将首店的品牌资产和文化传承下去,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这样才能充分以“一”带面,扩大首店“一”的效应,以实现首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升级。